为何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深入解析半导体材料特性与温度的关系

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关系。在理解这一现象时,首先需要了解半导体的基本结构:它们的价带和导带之间存在着一个能隙。在低温条件下,很少有电子能够获得足够的能量以跨越这个能隙从而成为自由电子参与导电,因此电阻相对较高。然而,随着温度上升,越来越多的电子获得了足够的热能来克服能隙,进入导带成为载流子,增加了材料中的载流子浓度,使得导电能力增强。尽管提高的载流子浓度有助于电流流动,但由于半导体中主要依靠的是本征激发(即热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其效果是随着温度增加,电阻率反而会下降。但对于某些情况下,温度升高还会导致晶格振动加剧,增加电子或空穴散射的机会,这又可能反过来增加电阻。这种情况下,最终的电阻变化取决于载流子浓度增加与散射概率增加之间的相对影响。通常,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半导体的电阻会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但当温度继续上升到更高水平时,上述散射效应可能会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表现为电阻增加。
TOP